尖山鎮地處巫溪縣西部,背靠紅池壩國家AAAA級景區;南臨云陽縣上壩鄉、沙市鎮;東接巫云開高速朝陽互通,西鄰紅池壩大峽谷,全鎮幅員面積124.5平方公里,轄7個村、常住人口2.5萬人。全鎮地勢平坦,森林覆蓋率高,氣候適宜,旅游資源豐富,素有“天然氧吧、康養天堂”之稱。全鎮農業產業以馬鈴薯為主,常年在地面積2萬余畝,是“巫溪洋芋”的主產區,境內有工業園區1個,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下一步,全鎮圍繞“薯行天下、美麗尖山”的發展目標。突出抓好“現代農業園區、綠色工業園區、全域旅游景區”建設,努力建成產業興、旅游旺、工業強、百姓富的旅游重鎮、特色小鎮。
遇見魅力尖山,邂逅自然之美
千百年來,勤勞的尖山人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獨特的地形地貌、人物傳記給這里的山崖、巖石、溪流賦予了如詩如畫的神韻,船頭、九獅坪、老鷹寨、仙女溪、楠木溝、尖山子、漩水塘、等特色景觀享譽周邊,平均海拔900米以上,亦是避暑消夏的絕美之地。同時轄區川山村的大疆之上,還有著名小說紅巖中“雙槍老太婆”原型之一的陳昌秀烈士陵園,供游客瞻仰。
遇見綠色尖山,邂逅產業之美
市級“馬鈴薯現代產業園區”和縣級“綠色工業園區”落地尖山鎮,是巫溪縣唯一擁有“雙園區”的鄉鎮。2.5萬畝馬鈴薯是“巫溪洋芋”主要生產基地,高山蔬菜、中藥材、板角山羊等特色種養殖并駕齊驅,2000畝黃蜀葵種植獲“全國富硒黃蜀葵種植基地”稱號,巫溪農業大鎮名副其實。二產助推一產,大理石、三木藥材等加工企業入住工業園區注入了產業發展活力,3平方公里園區拓展區是實現尖山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旅融合、產城融合的要素,亦是巫溪綠色工業發展的有力補充。
遇見厚德尖山,邂逅人文之美
尖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全國最接地氣的“民間論壇”“總管講堂”發源地。尖山同樣作為巫溪西部教育高地,轄區在校師生6000余名,教學成績斐然。百步小學先后被中央精神文明辦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進單位”,尖山小學獲市級國際跳棋團體金獎等,表達了鄉村教育的倔強,站上了市級、國家級領獎臺。這里有全國第八屆人大代表李治銀、全國十七大黨代表鄭子泉等,轄區“名人講壇”、“三留守關懷”、“周末課堂”等人文關懷活動頗具特色,形成了尖山獨特的人文名片。
遇見風情尖山,邂逅城鎮之美
尖山作為巫溪西部大門,暢通緊湊的集鎮向您熱情開放,陽光微風下的小鎮干凈且充滿活力,夜幕降臨的小鎮動靜相依,一邊是觥籌交錯、一邊是安靜祥和。春日,彌漫著桃花、李花、馬鈴薯花、菊花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夏日涼風習習、溫度適宜,更是您停下腳步享受清涼、感受田園之美的不悔之宿。生態“零”污染給了尖山的秋天明凈的月色和滿星,伸手就可觸摸星辰。冬天,初雪給小鎮披上了潔白的面紗,呼喚每一個人童話般的唯美和遐想。到尖山,春觀百花,夏享清涼,秋賞星月,冬會初雪,四時佳興,可與人同。
遇見未來尖山,邂逅藍圖之美
未來的尖山,將搶抓“十四五”發展機遇,緊跟巫溪“綠色崛起”步伐,搭乘“巫云開高速”、“鄭萬高鐵巫溪支線”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快車,做好“產城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和“尖山朝陽田園綜合體”功課,以現代馬鈴薯產業園、綠色工業園、全域旅游景區建設為抓手,實現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和“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建設目標,傾力打造“薯香門第,美麗尖山”特色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