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特色產業是撬動發展的關鍵支點。近年來,紅池壩鎮立足當地生態優勢與傳統釀造工藝,將曾經不起眼的“山鄉白酒”培育成富民興鎮的支柱產業。通過政府扶持培育酒廠、帶動農戶深度參與、延伸產業鏈條,讓一杯杯醇香白酒變成群眾增收的“金鑰匙”,也為山區鄉鎮的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新活力。


中崗村金醇酒廠。
初冬時節的紅池壩鎮,山間寒意漸濃,但位于中崗村的金醇酒廠車間里,卻始終涌動著火熱的生產氣息。蒸糧的熱氣騰騰升起,發酵池里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悄然轉化,蒸餾塔源源不斷產出清澈酒液,窖藏區的陶缸整齊排列——工人們循著“蒸、酵、餾、藏”的傳統工藝,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糧食的清香與白酒的醇香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整個車間。酒廠生產負責人楊德中告訴記者,憑借紅池壩鎮獨有的生態條件,這里的白酒早已打開市場,產能和銷路都十分穩定。
如今產銷兩旺的局面,背后藏著一段從“小作坊”到“規?;钡钠D辛轉型路。楊德中坦言,酒廠發展初期并非一帆風順,受限于場地、技術和資金,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小打小鬧的階段。
紅池壩鎮地處秦巴山區,過去村民長期依賴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種植,收入單一且受氣候、市場影響大。鎮政府在鄉村振興產業調研中發現,當地村民自古就有自釀雜糧白酒的傳統,加之紅池大峽谷的山泉水水質優良,且高海拔低溫環境適合白酒緩慢發酵提質,具備發展白酒產業的天然優勢。于是,鎮里果斷將白酒產業列為特色富民產業重點培育,從“破局”到“賦能”,為酒廠發展搭建起堅實的支撐框架。針對酒廠發展中遇到的痛點,鎮政府精準施策:一方面安排專人對接,為酒廠提供政策咨詢、場地規劃協調、生產手續辦理等“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積極鏈接資源,在資金上給予實實在在的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在政府的扶持與自身的努力下,“紅池醇”酒廠不僅實現了從“小作坊”到“規?;茝S”的跨越,更成了帶動周邊群眾增收的“領頭雁”。如今,酒廠的生產、包裝、辦公等崗位常年向當地村民開放,既解決了穩定就業,也提供了靈活務工機會,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從山間小酒坊到富民大產業,紅池壩鎮用一杯“山鄉白酒”,釀出了產業發展的好前景,也釀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好日子。談及未來,紅池壩鎮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既要讓“山鄉白酒”的規模做大,更要讓品牌做響,讓這杯白酒成為鄉村振興的“持久動力”。

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