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農業現代化
在森林覆蓋率超70%的巫溪,林業局以“守綠固基擔使命,點綠成金惠民生”為導向,在“十四五”期間交出了“三個穩、三個升”的亮眼成績單,更斬獲“全國林草系統‘七五’普法突出單位”“中國老鷹茶之鄉”等多項榮譽。如今,該局正錨定“全市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目標,從強基、固本、培新、提質四方面發力,為“十五五”巫溪林業高質量發展與“最美縣城”建設擘畫新藍圖。
今天系列訪談新聞節目《回眸“十四五” 啟程“十五五”》邀請縣林業局局長劉遠東,帶我們了解縣林業局是如何守綠固基擔使命,點綠成金惠民生。
01?“十四五”期間,巫溪林業工作最突出的亮點有哪些?
這五年,我們始終把“守好綠水青山,盤活金山銀山”作為核心目標,取得了“三個穩、三個升”的關鍵成效:
“三個穩”主要是指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2%,森林蓄積量穩定在1470萬立方米以上,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0.1‰以內。
“三個升”是指林業年產值從2020年的27億元,預計提升到2025年末的36億元,特色產業帶動農戶數從2021年的2.2萬戶升至2025年底的3萬余戶,同時,我們生態護林員的崗位增加至2166個。
先后獲得了“全國林草系統‘七五’普法突出單位”“重慶市林業重點工作表現突出單位”“市級林長制優秀單位”,紅池壩也成為重慶市首批市級森林康養基地,“全國十佳林場”“最美古樹群”等榮譽稱號先后花落巫溪。
我們聚焦“守綠固基、增綠提質、點綠成金、活綠賦能”四大重點,開展工作:
“守綠固基”重點是筑牢生態安全網。我們構建了縣、鄉、村三級林長554人+2166名生態護林員的網格責任體系,創新“林長+警長+檢察長”的聯合執法機制,建成了190個森林防火檢查站、155套林火監控系統,在重點林區實現了“看得住、管得好”,連續40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
“增綠提質”目的是樹生態修復樣板。我們先后投入2.1億元,累計完成了營造林59.35萬畝,推進全國退化天然林修復示范區建設,完成9774公頃退化林修復。
“點綠成金”是為了拓寬富民增收路。到目前為止,老鷹茶種植超過270萬株、年產值達到了2.12億元,獲得了“中國老鷹茶之鄉”的稱號;核桃產業規模穩定在11.4萬畝以上,同時還打造了3個森林人家集群、建成了2個市級森林康養基地,實施了53.8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每年能夠為林農和村集體帶來超過2000萬元的直接收入。
“活綠賦能”主要是激活林業發展新動能。我們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發放林權不動產權證268本;培育了3家市級龍頭企業和5個專業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開展了林地贖買試點,支付贖買資金達到511萬元;同時與重慶經開區、璧山區、渝中區3個區,跨區域開展生態建設合作,橫向生態補償成交金額超過1.02億元;今年下半年,重慶首張林業碳票即將落地巫溪縣,我們通過打通林權抵押貸款,林業碳匯交易渠道,讓群眾獲得“生態補償、務工工資、改革紅利”三筆收入,多措并舉喚醒我們“沉睡的山林”。
02?面向“十五五”,巫溪林業有哪些重點工作?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以創建“全市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為核心目標,高標準編制我們的林業“十五五”規劃,重點推動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基,持續強化林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林業生態保護、林下經濟發展和林草濕資源綜合利用基礎和能力;
二是固本,我們將深化“三權分置”改革,完善“數字林權”平臺功能,推動林權類不動產權登記、流轉交易和抵押融資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培新,大力培育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林場+村集體+農戶”合作模式,推動林業適度規模化經營,促進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四是提質,通過持續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做強我們的林藥、林茶等特色產業,促進林旅深度融合,為巫溪建設產城景人文旅融合發展的“最美縣城”夯實生態本底、貢獻林業力量。

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