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政策背景和依據
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壯大優質市場主體,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對服務我縣綠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縣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企業自主創新,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仍然存在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創新含量不夠等短板。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強有力的舉措、匯聚強大的合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通知》(渝府辦發〔2023〕26號),結合我縣實際情況,2023年5月23日,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巫溪府辦發〔2023〕32號)。2025年10月24日,縣政府對《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巫溪府辦發〔2023〕32號)進行修訂,印發《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修訂)》,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第一階段到2025年,全縣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科技型企業達到180家以上;第二階段到2027年,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基礎上實現“雙倍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達到260家以上,全縣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突破10家,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1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
三、適用范圍
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是主要的培育發展對象,包涵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等各種領域。政策鼓勵和支持符合相應條件的各類企業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加快成長為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高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政策鼓勵和支持符合相應條件的各類企業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加快成長為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高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四、主要內容
共包括13條具體舉措,建立全縣“雙倍增”工作協調機制,壓實鄉鎮(街道)責任, 強化財政投入、金融支撐,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激發企業創新動力活力,構建梯次培育發展體系,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具體為:
一是構建科技企業梯次引育體系。圍繞馬鈴薯、老鷹茶、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支持科技型企業提升創新能級,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落戶巫溪,延伸特色產業鏈。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實施小升規、專精特新培育計劃,提供精準服務。
二是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支持科技型企業自建或共建技術創新中心、眾創空間等科技平臺。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站。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科技創新項目,挖掘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鼓勵科技型企業深化產學研,開展技術協同創新,支持創新主體跨區域開展創新活動。
三是發揮科創載體綜合集聚作用。提升工業園區培育、招引科技型企業等能力。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強對接,聘請教授、專家等到巫開展培訓,推動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向流動”。優化孵化載體空間布局和服務功能,加強科技孵化平臺建設。
四是優化全社會創新創業生態。支持科技企業實施產學研項目,強化國有企業創新導向的考核與激勵。完善創新決策、創新投入等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構建科技成果常態化對接機制,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等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知識產權挖掘及保護。
五、核心政策解答
問1:《行動計劃》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是什么?
答1:2016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將高新技術企業定義為: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的居民企業。目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領域包括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8類。例如,某企業從事研發生產各類疫苗以及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就可申報生物與新醫藥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2019年重慶市科技局印發的《重慶市科技型企業入庫培育實施細則》將科技型企業定義為:在本市轄區范圍內注冊成立,依托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注重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經自愿申請和審核通過后,入庫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系統培育的居民企業。
問2: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哪個認定難度大?
答2:高新技術企業是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認定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行動計劃》中所稱的科技型企業則由重慶市科技局進行審核認定,從兩者申報難度來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難度更高,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符合8大條件,分別包括:注冊年限、知識產權、高新技術領域、科技人員占比、研發費用占比、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比、創新能力和無嚴重違法行為等。
科技型企業除滿足獨立法人、產品和服務合規、無嚴重違法行為等條件外,科技人員、研發費用占比、知識產權、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并完成研發費用備案、科技獎勵、研發機構、制定標準等7項條件滿足其一,均可認定為科技型企業。舉個例子,一家注冊成立1個納稅年度以上的企業,上一年度未發生重大事故和失信行為,全年銷售收入100萬元,因開發新產品產生了5萬元費用,達到研發經費銷售收入的比重≥2%這一條件,就可以申報科技型企業。
問3: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怎么申報?
答3:高新技術企業每年可進行兩批次申報,例如,2023年5月,縣級科技管理部門指導A企業申報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A企業首先需對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進行自我評價,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提交申請信息,準備申請所需書面材料,縣級科技管理部門受理申報事項,會同財政、稅務等部門開展對A企業資料審核和實地調研,通過后聯合推薦至市級科技管理部門,由認定機構專家組進行綜合評價,確定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名單,進行公示和備案,核發A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號,即為認定成功。
申報科技型企業無批次限制,需由企業自我評價后,在重慶科技信息管理系統注冊賬號,填寫各項數據信息,提交財務報表,由縣級科技管理部門審核后推薦,市級科技管理部門對企業入庫資料進行審核通過,即為入庫成功。
問4: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有何優惠?
答4: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豐厚,例如,A企業在2023年首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未享受新認定高企的獎勵,則給予A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B企業在2021年已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已享受過首次認定獎勵,高新技術企業每3年需要進行一次復審,若2024年B企業成功通過復審,則給予B企業一次性獎勵15萬元。上述兩家高新技術企業均可享受稅收優惠,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加計扣除,并且研發經費按1%的比例進行補助。
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包括:獲得知識價值信用等級,可申請40-500萬元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企業可列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對象和認定為高成長科技企業;同等條件下優先配置相關科技創新資源,優先承擔科技創新和應用項目。例如,某企業入庫為科技型企業后,系統自動將知識價值信用評級列為A檔,授信額度即為500萬元,這家企業可申請500萬元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用于企業創新發展。
問5:本次《行動計劃》有何主要特點?
答5:2027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達到260家以上、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突破10家,這是結合全縣實際明確的目標。全縣擁有8000余家市場主體分布在32個鄉鎮(街道),發展潛力巨大,但要完成“雙倍增”目標,必須集全縣之力。《行動計劃》首次將“雙倍增”目標任務具體分解到各個鄉鎮(街道),鄉鎮(街道)作為企業的“第一聯系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具有便利性,將匯集鄉鎮(街道)中具有創新基礎、發展潛力的企業納入培育對象,對企業開展走訪指導,及時解決企業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好統籌協調,金融支撐等保障舉措,全力調動全縣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積極性,加快培育創新主體。
六、專家視角
縣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要充分認識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重大意義,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此次《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培育創新主體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舉措,要以巫溪特色產業、關鍵技術為重點,支持引導縣域企業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推進關鍵技術攻關,提高新工藝、新產品投入,有效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要強化目標管理、細化落實措施、加強部門協調、做好企業服務,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營造企業創新人才良好發展環境,提升企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創新力,高質量的完成“雙倍增”目標。
七、政策咨詢途徑
縣科技局科技發展科,咨詢電話:023-51728011
?

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