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238750071502K/2025-00035
- [ 發文字號 ]
- 巫溪府辦發〔2025〕24號
- [ 發布機構 ]
- 巫溪縣人民政府
- [ 主題分類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5-10-24
- [ 發布日期 ]
- 2025-10-31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有效性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修訂)》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巫溪府辦發〔2023〕32號)同時廢止。
????????????????????????????? ? ? ? ? ? ? ? ? ? ? ? ? ? ? ?? ?巫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 ? ? ? ? ? ? ? ? ? ? ? ?? ??2025年10月24日?
??? (此件公開發布)
巫溪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修訂)
?
為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著力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賦能巫溪產業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通知》(渝府辦發〔2023〕26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六屆歷次全會精神,以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核心,以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重點,通過分類指導、完善政策體系、加大宣傳力度,著力構建梯次培育發展體系,堅持企業主導和政府引導并重、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并舉、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并進,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全面完成“雙倍增”目標任務。
(二)主要目標。結合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發展目標和工作部署,將“雙倍增”工作目標定為:到2025年,全縣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科技型企業達到180家以上。到2027年,全縣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雙倍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科技型企業達到260家以上,持續壯大創新主體隊伍;全縣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突破10家,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1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構建科技企業梯次引育體系。
1.孵化科技型企業。圍繞巫溪烤魚、老鷹茶及茶葉、中藥材、西部小吃、畜禽、土豆及蔬菜、蠶桑和核桃、酒類、鄉村旅游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布局,突出綠色工業核心,充分發揮各類創新主體作用,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引導巫溪縣現有傳統企業轉型發展為科技型企業。聚焦科技型企業認定標準,支持各類企業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加快成長為科技型企業。建立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將達標企業及時納入科技型企業發展體系。〔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教委、縣經濟信息委、縣商務委、縣市場監管局、縣國資監管中心等,各鄉鎮(街道)〕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聚焦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一主兩輔”重點產業,建立科技型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推動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對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支持科技型企業提升創新能級,加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牽頭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稅務局、縣國資監管中心等,各鄉鎮(街道)〕
3.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區域科技合作,立足巫溪縣產業優勢,抓好以“巫溪烤魚”為龍頭的預制菜、現代醫藥、綠色食品、綠色建材、高品質礦泉水等領域精準招商,加快引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延伸特色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工業園區產業生態,強化應用場景建設,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落地。〔牽頭單位: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縣商務委、縣國資監管中心、工業園區管委會等,各鄉鎮(街道)〕
4.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實施小升規、專精特新培育計劃,提供分層次、分類別培育和精準服務,提升企業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產業價值,積極推動數字化應用。鼓勵和支持企業“上云”“上規”“上市”,大力培育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到2027年,力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家。〔牽頭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國資監管中心、縣財政局等〕
(二)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5.支持企業建設創新平臺。抓住“一區縣一平臺”建設契機,鼓勵引導科技型企業加速自建或共建研發平臺,推進巫溪縣綠色產業發展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以需求為導向,統籌布局建設科技研發平臺,積極爭取市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共建,建設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站。在鹽鹵綜合開發、智能制造、綠色食品、中藥材精深加工領域建設技術研發平臺。支持企事業單位建設眾創空間、星創空間、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平臺。(牽頭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委、縣農業農村委、縣國資監管中心等)
6.鼓勵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激發企業內生創新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圍繞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等領域,加強產學研合作,謀劃實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項目,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形成一批以高價值發明專利為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加大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等創新產品政府非招標采購力度,帶動企業技術研發及產品迭代。(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委、縣經濟信息委、縣財政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國資監管中心等)
7.提升產業協同發展水平。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化產學研合作,聯合承接市級研發計劃專項,圍繞綠色工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等領域開展技術協同創新。支持對接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采用校(院)企合作、委托研究開發、技術培訓及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科技合作。加強川渝協同創新,支持創新主體跨區域開展創新活動,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到巫溪開展技術服務。(牽頭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委、縣文化旅游委、縣國資監管中心等)
(三)切實發揮科創載體綜合集聚作用。
8.推動園區引育壯大科技企業。將科技企業培育成效作為園區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推動工業園區構建梯次型、全周期、長效化的科技企業成長體系。完善政策支撐體系,支持工業園區圍繞重點產業需求,招引一批科技企業入駐。圍繞集聚巫溪重點產業,加快招引一批科技企業入駐。(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委、工業園區管委會;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縣農業農村委、縣商務委等)
9.加強高校院所創新創業合作。加強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接,聘請或引進大學教授、科研專家、科技特派員等,組建“專家服務團”到巫溪縣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培養實用技能的本土人才。激勵科研人員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鼓勵成立由科研人員持股的科技型企業。通過項目合作、技術開發、學術交流等方式,柔性引進高端人才、頂尖人才,形成“周末工程師”“候鳥型教授”的景象。推動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提高人才培養、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成效。(牽頭單位:縣教委;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科技局、縣人力社保局等)
10.打造科技企業孵化載體。提檔升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培育一批創客、創新團隊及科技型企業。建設巫溪縣中小企業孵化園,完善創新服務中心功能,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科技孵化平臺。(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人力社保局等)
(四)積極優化全社會創新創業生態。
11.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支持科技企業牽頭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積極爭取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強化國有企業創新導向的考核與激勵,優化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創新決策、創新投入、風險防控、容錯糾錯等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教委、縣財政局、縣人力社保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國資監管中心等)
12.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在巫溪設立工作站,加強技術交易的管理,構建科技成果常態化對接機制,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一站式服務。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采用作價入股、拍賣、協議轉讓等權益分配方式。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事業單位購買或引進科技部認定的先進技術成果并實施產業化。(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財政局等)
13.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大力培育高價值專利,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高價值發明專利全覆蓋,積極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管理貫標。鼓勵企業積極爭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項目、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創建項目,強化企業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注重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強化科技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工作協調機制,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縣科技局牽頭抓好行動計劃實施,縣級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落實,充分發揮園區、孵化載體等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委、縣教委、縣經濟信息委、縣財政局、縣國資監管中心、縣稅務局等,各鄉鎮(街道)〕
(二)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財政科技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用好創新驅動專項資金,完善創新主體科技投入激勵政策,引導企業提高研發投入比例。優化整合縣級有關部門各類支持科技創新的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建立跨部門共享機制,避免重復支持。對企業創新發展予以引導和支持,鼓勵企業申報科技計劃項目。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牽頭單位:縣財政局、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等)
(三)強化金融支撐。充分發揮種子基金作用,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和項目優選活動,支持科技型企業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用好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數字供應鏈產品等金融創新產品。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增信分險功能,用好重慶產科金服務平臺功能,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牽頭單位:縣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濟信息委、縣財政局、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縣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巫溪營管部等〕
(四)強化監測評價。加強科技型企業結構化分析,提高統計監測分析水平,適時開展政策落實情況評估。強化鄉鎮(街道)、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建立工作督查制度,有效推動工作落實。以創新報表、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等方式,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牽頭單位: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國資監管中心、縣統計局等〕
(五)營造良好氛圍。統籌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科技創新政策解讀,及時總結推廣工作經驗,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工作的良好氛圍。積極宣傳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的典型案例,培育創新創業文化和企業家精神,激發科技人員和企業家的創新創業熱情。〔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國資監管中心等,各鄉鎮(街道)〕
?
![]()

大中小

